南向资金疯狂扫货
自今年起,内地资金在香港股市展开了积极的购入行动。截至目前,累计的净购入金额已突破三千亿。然而,近期资金流向出现了转变,转为净流出状态。3月6日,香港股市势头强劲。在前期大规模购入之后,内地资金持续加码,当日的净购入额超过65亿。这一情况充分体现了内地资金对香港股市的极大信心和持续的投入热情。
港股指数创新高
3月6日,香港股市迎来重大进展,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均刷新了历史最高点。科技股和人工智能相关股票表现突出,显著增强了市场整体动力。自2025年起,港股市场已连续两个月稳步上扬。二月里,恒生综合指数上涨了12.8%,恒生科技指数更是上涨了17.9%,这充分体现了香港股市强劲的增长势头。
资金涌入缘由
袁玉玮,这位资深的全球宏观基金经理指出,很多人认为恒生科技股需要先经历一段调整期才能实现上涨。但事实出人意料,它们却突然大幅上涨。这主要是因为很多资金错过了买入的机会,同时,原本投资于美股的资金也开始转向估值较低的港股。在春节期间,得益于DeepSeek的推动,A股和港股的科技股市场异常活跃。这一热潮使得南向资金涌入港股的速度加快了不少。
交易台资金流向
交易台数据显示,港股市场购买意愿明显增强,增长了2.4倍。这主要得益于长期投资基金的大规模流入。投资者普遍倾向于投资工业、金融和消费类股票,特别是电商和汽车行业的股票。尽管南向资金近两个月持续流入,但部分海外对冲基金在前两周已获利丰厚,并选择退出。
关税带来小波折
本周二,市场资金连续8个交易日首次呈现净流出状态。这现象主要源于投资者大规模卖出与恒生指数和中国国企指数挂钩的ETF产品。华尔街的投行先前预期第二轮关税将在下半年实施,然而此次却意外地提前了。尽管关税税率本定为20%,但仍引发了市场的轻微波动。
市场后市展望
王滢,我国著名的股票策略高手,指出全国人大会议着重强调了科技创新和消费的重要性,这对市场的持续增长产生了正面影响。多数人认为关税对市场总体走势影响有限,而降低股市风险的要素依然稳固。在欧洲、美国等地,公募基金对中国互联网股票的持有量有所上升,但我国股票在市场上的份额依然处于较低的历史地位。在科技引领的市场氛围中,外资投资者的心态偏向乐观。他们在行动上较为小心,多数时候选择静观其变。同时,南向资金流入所受的外界影响相对较小,这与他们的预期相符。你认为南向资金流入港股的势头能否维持?期待你的看法,记得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