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元宇宙、虚拟人、NFT等话题异常热门,市场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导致媒体行业迎来了明显的复苏。特别是NFT,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证明,因其能够代表物品价值的特点,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极大关注。
NFT本质解读
非同质化通证,简称NFT,依托区块链技术,具有不可复制、篡改和分割的特点,相当于加密的数字权益证明。打个比喻,它就像每件物品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其基础设施负责NFT的铸造、发行和交易,项目创作层相当于发行平台,衍生应用层则是对NFT项目进行拓展。解决版权保护难题是推动内容价值重估的逻辑之一,这大大降低了相关操作的难度和成本。
政策助力应用
去年12月29日,国家版权局公布了一项规划。该规划着重指出,加强新兴行业和领域版权保护至关重要。这对NFT行业是个积极的信号,特别是在数字版权运营层面。考虑到区块链技术具有信息上链、内容不可篡改、记录可追溯等特点,NFT数字作品在版权确认和追踪使用上变得更为简便。所以,NFT在数字版权运营领域的应用有望率先得到推广。
收藏领域主导
NFT项目主要聚焦于数字藏品、游戏资产以及虚拟元宇宙等几个方面。在这些方面中,数字藏品领域尤为突出。据数据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NFT在数字藏品领域的应用占比超过了75%。而且,数字藏品、艺术以及游戏是NFT应用的主要方向。在NFT交易市场里,数字藏品和艺术品的总市场份额高达8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数字藏品是NFT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数字藏品优势
海外NFT交易普遍使用虚拟货币,而我国情况不同。去年九月,央行和十个部门共同出台文件,目的是为了防范虚拟货币炒作可能带来的风险。数字藏品平台发行的藏品,目的是为了保护创作者的权益。所以,我国的数字藏品不支持再次交易,只允许个人收藏、使用或者无偿赠送,这样的做法更符合监管要求。而且,数字藏品的应用范围很广,比如艺术、游戏等行业,已经有企业开始涉足相关业务领域。
国内市场差异
信达证券指出,国内外市场情况有所不同。在国外,NFT资产通过虚拟货币进行交易;而在我国,基础设施和项目创作层的发行平台关系紧密,有利于合作。我国多数数字藏品项目倾向于在发行平台发布,这与国外在官网或社交平台通过区块链自主发行的方式不同。鉴于此,建议关注基础设施、数字藏品发行平台以及项目发行方。
行业前景展望
国泰君安分析,NFT及其关联技术有望成为互联网经济未来的关键。在数字版权这一领域,相关企业将最先受益。技术不断升级,元宇宙可能成为NFT的绝佳展示平台。数字藏品的发展有望推动我国NFT行业的快速增长。大家对NFT在元宇宙的表现有何看法?欢迎留言、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