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亮眼也有短板
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型表现成熟可靠,兼具独特风格,助力小米汽车稳扎稳打地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然而,作为一个新兴品牌,小米汽车一切从头开始,业务上的不足显而易见。北京首座工厂的产能在短期内难以满足新车的订单需求,这无疑成为了小米汽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阻碍。
限时改配影响交付
前些日子,小米汽车进行了临时调整配置,导致众多用户的购车订单不得不重新安排时间。此举虽意在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却无疑打乱了原本的交付计划。这给小米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也让期待新车交付的消费者们愈发焦虑。
产能提升需求迫切
华尔街新闻报道,小米向其上游供应商提出增加零部件供应的需求,小米SU7的订单量增加了大约80%。车企的产能不仅反映了其工业布局的能力,还直接影响到交货时间。消费者的耐心有限,小米汽车亟需突破产能限制,否则可能会因为等待时间过长而失去客户。
一期工厂承担重任
一年内完成十万辆新车的交付,这在行业内算是较快的。然而,小米并未预料到订单量增长超出预期,导致交付工作压力增大。二期工厂在紧急情况下效果不佳,产能提升的重任便落在了第一期工厂身上。孙少军09表示,订单激增后,产能提升变得困难。直到五一期间改造生产线,进度才有所提升。5月份的产能达到8000至9000辆,而要实现交付量破万,则需等到6月份。
交付难题前车之鉴
以前国内生产的电动车不够完善,新兴造车企业多数尚未实现盈利,优质电动车可选范围有限。现在,以老款问界M7为例,由于交付问题,许多订单被竞争对手夺走。尽管小米SU7备受关注,产品实力也强,但若无法按时交付,消费者可能会转向其他品牌,导致客户和订单的流失。
提量保客势在必行
小米汽车一亮相就备受瞩目,让众多车企羡慕不已。然而,消费者终究会回归理智,期待在需要时能选购到满意的爱车。小米公司正全力以赴确保交付,若6月份交付量能突破一万甚至达到两万辆,那么处理现有订单将不成问题。因此,提高产量和缩短交付周期是维系客户的关键。
大家对小米汽车增加生产量后,是否能够彻底解决交车难题并确保其在市场上的地位?不妨点赞、转发,留下您的看法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