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分歧常态
汽车制造商在许多事情上难以形成共识,尤其是在电动车领域,厂商们普遍抱有很高的期望。比如在快充接口这个问题上,全球范围内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标准在同时使用,这给车主的使用带来了不少麻烦。各家公司都有自己的见解,很难达成一致,他们都希望能在行业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美国针对电动汽车的补贴政策形成了一种独特现象,众多汽车制造商难得地统一了意见。
联盟应运而生
13日,通用、特斯拉、日产等知名车企共同宣布组建了一个名为电动汽车联盟(EVDriveCoalition)的组织。平日里它们在市场上竞争激烈,但这次却因补贴问题而携手合作。
它们试图通过联盟提议、游说等手段,对美国现行的电动汽车补贴政策进行变革。这一举措显现了补贴政策对各大汽车制造商的深远影响。
补贴政策概况
自2008年起,美国实施了针对电动汽车的补贴措施。每当销售一辆纯电动汽车,汽车制造商可获补贴高达7500美元(约合人民币5.2万元)。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电动汽车行业的进步。
当某家汽车制造商的纯电动汽车销量达到二十万辆,补贴将减少一半。到了下一年,这项补贴将完全停止。这一政策对制造商的销售计划和未来规划造成了显著的影响。
特斯拉的困境
特斯拉可能在这项补贴政策中获益最多。其生产的Model 3因享受补贴,性价比极高,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Model 3颇受欢迎,特斯拉很快便用完了20万的车牌额度。补贴取消后,原本3.5万美元的Model 3价格猛增7500美元,这无疑会对销量造成冲击。对于刚刚开始盈利的特斯拉而言,这样的打击是难以承受的。
其他车企的危机
除了特斯拉,通用和日产也遇到了类似困境。通用生产的纯电动汽车数量已超19万辆,马上就要面临补贴取消的情况。
日产聆风等车型的售价较低,对补贴的依赖性较强。若补贴取消,其销量必定会减少,新能源的发展战略也将受到阻碍。
改革困难重重
电动汽车联盟期望放宽对20万辆的限额,并对现行的补贴措施进行调整。然而,这项政策是前美国总统所批准的,因此进行改革并非易事。
从政策出发点分析,设立补贴旨在支持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然而,任何国家的补贴都存在一个上限,不可能无限制地持续下去。在国人眼中,汽车制造商的做法似乎有些过分追求利益。
大家对美国的电动车补贴政策是否将会依照汽车制造商的意愿进行调整持有何种看法?不妨点个赞,转发这篇文章,并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