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货币的世界里,上传代币头像成了许多项目方关注的重点。各个平台对头像的规定和操作流程都不一样。了解这些信息,能帮助项目的推广更加顺利。
Trust钱包要求高
使用Trust钱包上传代币头像的过程与TP平台操作类似。首先,得准备好代币的相关信息和logo图片,然后向Github提交申请。但要注意,它的审核流程更为严格。代币项目需具备完整的官网、白皮书、发展路径等资料。2024年,币圈的发展态势下,它特别重视合约的安全保障。它规定,必须至少拥有1万个持币者、1.5万笔交易记录,且代币需在CMC平台上有收录,才能满足提交条件。此外,还需支付500个TWT代币或5个BNB作为费用,才有资格通过审核。
imToken麻烦免费
在使用imToken钱包申请上传代币标志时,必须提交详细的项目信息、相关区块链资讯以及交易所的收录情况。此外,还需设定代币转账调用智能合约的Gas limit,其默认值为60000。完成这些后,还需要在Github上提交代币信息,等待审核。虽然这个钱包是免费的,但操作过程相对复杂。这款产品只接受ERC20和EOS两个区块链的代币,其他区块链的代币目前无法进行提交。对于部分项目方而言,这样的限制条件相对较为苛刻。
BK钱包较宽松
申请BK钱包的图标设置并不繁琐。只需提供必需的代币资料,保证信息齐全且合约没有不良权限,一般就能顺利通过审查。相较于其他钱包,它对项目的条件较为宽容,非常适合小型代币项目。在加密货币领域项目众多的当下,为小项目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
Ave费用不低
Ave是币圈中常被用来查询代币交易信息的平台。如果代币在Ave上没有logo,人们通常会认为它是质量较差的币种,关注度不高。不过,要在Ave上提交代币图标,是有一定条件的,需要支付3个BNB、0.5个ETH或者1300个DEX代币。这样的费用相对较高,让不少小项目望而却步,对代币形象的展示形成了一定的障碍。
浏览器权威复杂
ETH浏览器和BSC浏览器等区块链浏览器在申请代币标志时显得更有分量。这些浏览器是获取代币信息的首选途径,而钱包等平台只是负责信息的搜集与再加工。从宣传的角度看,代币在这些浏览器上成功设立头像,就相当于得到了币安链或以太坊官方的认可。官方的审核流程颇为繁琐且要求严格,涉及合约、资料、规模及热度等多个维度进行详尽检查,旨在遏制欺诈行为,其难度明显超过其他平台。
去中心化难琢磨
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中,上传代币标志并非易事,其难度甚至超过了使用区块链浏览器。多数交易所并未提供上传代币头像的功能,用户所见的头像多为系统自动抓取。以Trust钱包为例,代币标志是存在的,但在PancakeSwap上却可能无法显示。具体要抓取哪些平台的代币标志尚不清晰,这导致项目方难以把握,同时代币展示上也增加了不少的不确定性。
大家觉得在哪个平台发布代币头像更有价值,值得一试吗?不妨点赞、分享,并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