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7 日夜里,币安遭遇了被黑客攻击的事件,这一事件让币圈大为震惊。有大量账户中的虚拟币被交易成了比特币。此事件背后隐藏着诸多问题,从受损用户的愤怒,到整个行业面临的信任危机,都值得进行深入的探究。
币安事件始末
3 月 7 日夜间,世界交易量居第二的币安交易平台遭遇黑客攻击。众多用户醒来后,发现账户中的虚拟币出现了异常交易情况。在数字化交易领域,如此大规模的攻击事件是很多人未曾预料到的。币安在全球拥有众多用户,此事件迅速成为行业的热门话题。各地的投资者都陷入了焦虑之中,一些网络社区满是用户的抱怨之声。之后,币安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应对这次危机,然而损失已经造成,对用户的影响也难以消除。
从这次事件能够看出,数字交易行业发展得比较迅速,然而其安全性方面却存在诸多问题。交易所本应肩负起保障用户资产安全的重任,却遭受到了如此严重的攻击,这表明在防范黑客攻击这一领域还存在着很大的漏洞。
交易所盈利模式
业内人士指出,数字货币交易所盈利的主要来源是交易手续费与上币费。交易所通过大量用户频繁交易来获取手续费,而上币费相对较为隐性。在币安遭攻击的事件中,这种盈利模式会面临挑战。因为黑客攻击致使用户账户受损,会对很多用户的交易积极性产生影响,从而减少交易所的手续费收入。对于一些小的交易所而言,它们更依赖每一笔交易手续费,一旦遭遇这种安全事件,可能会陷入生存危机。并且在用户信任受损后,新的项目想要上币可能会遭遇阻碍,影响上币费的收取。
黑客攻击方式
此次被称作“黑客 + 金融”的割韭菜式攻击较为复杂。黑客通过某些途径获取了币安的部分账户。一般情况下提币需要进行二次验证,然而黑客似乎避开了这一环节。这种攻击并非是偶然发生的,交易平台长期以来一直是黑客攻击的重点区域。从早期的 Mt.Gox 到 Bitfinex、Coincheck,再到如今的币安,在历史上多次发生的虚拟货币攻击都是针对交易所的。这是因为交易所本质上属于普通网站,存在着普通网站所具有的安全漏洞。
用户存储选择
业内专家提议用户将虚拟币存于本地钱包,然而普通用户遭遇着技术门槛与教育成本。在中国,诸多普通投资者英语水平欠佳,面对一些本地钱包的英文界面时操作艰难。若操作不当,或许会致使资产丢失。而把币存在交易所相对便于炒币,因为大多数人并非计算机专家,难以掌控本地钱包的复杂操作。尽管存在安全隐患,但很多用户仍不得不选择将币留在交易所。
行业安全措施
喻峰指出,交易所如同普通网站一般,将其安全托付给像腾讯云这样的专业团队会更为恰当。然而,实际操作起来并非易事。安全已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并且,针对个人的“证券大盗”这类木马攻击以及针对证券公司的攻击,在金融行业一直都存在着。对于虚拟币的交易所而言,也同样面临着类似的安全挑战。与此同时,在网络安全知识的普及方面,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因为很多用户压根就没有重视这方面的问题。
去中心化影响
区块链始终强调去中心化,从理论层面来看,只有掌控超过 51%的算力才能够篡改数据。然而在此次币安事件中,众多交易所所具备的去中心化特性,却使得黑客能够通过对一个交易所进行攻击,进而在全网实现套利。这属于一种全新的攻击模式,这种模式可能会给去中心化概念带来不利影响。因为去中心化概念本身是区块链的核心特点之一。倘若去中心化概念遭到损害,那么整个区块链概念也会遭受打击,这很有可能会引发整个行业的动荡。
你是否对自己持有的虚拟币的安全性存在担忧?欢迎你来进行评论,也欢迎你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