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回顾
此前这系列有七篇文章。第一篇介绍了IMF报告里的四个场景。第二篇分析这些场景的具体指向。第二篇还分析了这些场景的潜在含义。第三篇针对报告第四个场景展开讨论。第三篇讨论了其引发的宏观金融后果。第三篇还研究了数字货币对主权货币政策的影响。第四篇聚焦外币取代当地货币现象。这里说的外币是数字货币。第五篇对 CBDC/GSC 影响金融稳定展开分析,同时对比数字代币与 GSC 的风险。第六篇分析数字货币对世界储备货币的影响。第七篇同样是分析数字货币对世界储备货币的影响。
旅行规则影响
2020年6月30日后,FATF开始执行旅行规则。许多交易所纷纷在TRISA上注册。注册要经过KYC/AML系统验证。这保障了交易的合法性。这使得TRISA系统上交易所的币值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半官方认可。这也间接认可了代币的商品属性。2018年时,美国SEC给数字代币公司下达了监管通知。这导致很多代币的市值蒸发了50%。如今旅行规则减轻类似SEC等机构工作量,推动代币市值大涨。
监管漏洞质疑
我们认同FATF在反洗钱工作上的表现。不过其基于Travel Rule的监管系统TRISA存在漏洞,不对个人钱包进行监管。该规则推出后,数字代币地下市场不仅没被管控住,反倒得到助长。美国FinCEN于2020年12月18号提议监管个人钱包,这与我们提出的STRISA系统观点相同。
数字代币现状
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来看,它更关注像迪姆这样的全球稳定币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对数字代币提及得很少。但实际上,数字代币的地下市场已经有了一定规模。并且在国际贸易中,有着稳定的流程。许多非法交易也是通过数字代币来进行的,其交易量不可小看。
监管态度差异
对于数字代币以及Diem(其前身是Libra),监管态度让人不解。Diem为了符合监管,一再拖延进度。像原本的发行计划就一直在推迟。然而,监管对数字代币却不断放宽,还探索其合法化途径。似乎维护已有的代币市场更被监管者接受。
未来发展思考
数字代币以及 CBDC/GSC 的未来发展有着许多不确定的地方。伴随技术进步,数字代币市场有可能进一步拓展。监管政策的趋向对它影响极大,要是美国 FinCEN 的提议得以实施,数字代币市场的监管将会更加严格。对于 Diem 来说,倘若它依照监管要求完善合规,又会在全球金融格局里引发怎样的新变化?
大家觉得未来监管针对数字代币市场会采取啥具体举措?针对Diem又会采取啥具体举措?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也请点赞并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