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损失这个概念对向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流动性池注入资产的提供者很重要。它就像隐藏在流动性提供背后的一个东西,涉及币价的复杂变化和资产的机会成本,容易让人困惑但又不能不重视。
无常损失的定义
无常损失主要是针对流动性提供者的。例如在一个特定的流动性池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资产组合。当资产价格出现波动时,在流动性池内和池外的同一资产,其价值会有差额。这个差额就是无常损失的本质体现。就如同在市场中,不同时间点商品在仓库内和仓库外的价格,可能会因市场的变化而不一样。流动性提供者在决定是否将资产注入流动性池时,需要把这个潜在的损失风险考虑进去。另外,以一些新兴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来说,由于币价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如果不了解无常损失,很多流动性提供者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遭受损失。
本质上,无常损失是对一种机会成本的阐述。若未将资产注入流动性池,资产在池外会随市场正常价格波动而改变。可一旦注入流动性池,就会受到其内部运作机制的影响。例如在某段时间,一些外在因素致使某特定加密货币价格上升,然而在流动性池内,由于机制问题,相应资产并未按照池外的涨幅提升价值。
无常损失的计算示例
首先要有清晰的前提设定。在之前所举的假设例子当中,流动性池中一开始有 1000FC 和 250USDT。某一流动性提供者注入了 100FC 和 25USDT,从而占到了流动性池 10%的资产。随着 FC 不断地上涨,最终导致流动性池中 FC 的数量变成了 500 个,USDT 的数量也变成了 500 个。依据比例,这个提供者现有的资产变为了 50FC 和 50USDT。这是实际进行无常损失计算的一个简化了的模型案例。将其放到实际的市场场景里,不同的 tokens 也就是不同的加密货币之间的交易对,都会产生与之类似的计算逻辑。
若我们再看另一个场景,在某一较小的加密货币市场里,有特定的几种货币构成了流动性池。在初始状态下,计算出了每个流动性提供者对应的资产份额。当市场出现波动,例如热门加密货币在前段时间内价格大幅上涨或下跌时,我们会发现,若按照无常损失的计算公式,他们的实际资产与预期不注入流动性池时相比,存在很大差异,而这个差异就是无常损失计算出来的结果所呈现的。
产生无常损失的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是价格机制在流动性池内有特殊运行。前面提到,FC 价格上涨时,初始流动性池中的 FC 较便宜,会吸引他人充入 USDT 换出 FC 进行套利。于是,池子中的 FC 减少,USDT 增多。这导致流动性提供者手中的 FC 不断以低价卖出,换回的是相对贬值的 USDT。从根源分析,是因为集中流动性池内部交易逻辑在保证流动性的同时,牺牲了部分单个资产价格正常波动带来的价值增减。在一些世界主流的加密货币 DEX 中,即便有严格规则设定,但因价格套利而产生无常损失的现象仍很常见。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无常损失的产生与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模式存在关联。例如,多数小型的流动性提供者在察觉到交易对中的某个交易品价格上升后,会急切地参与到市场中,期望获得更多的利益。但他们或许并不了解流动性池内部的运作机理,在价格上涨期间持续提供流动性,却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资产可能正面临无常损失。
无常损失与手续费收入的关系
前面详细阐述了无常损失的弊端。然而,流动性提供者在 DEX 中会有手续费收入。手续费收入与 DEX 中交易对的交易频率以及交易量存在直接关系。假如在某个高流量的 DEX 平台,以某热门交易对为例,即便流动性提供者可能遭遇无常损失,但若交易频率高且交易量庞大,所获得的手续费收入或许能够部分或完全弥补无常损失。
在传统金融领域,银行有着多种不同的业务收入来源。一个客户在银行存款,一方面,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会因通货膨胀等因素而受到影响,存在潜在损失;另一方面,银行可能会给客户带来一定的利息收益。在加密货币的 DEX 场景中,手续费收入作为一种可能的收益补充来源,其作用不可忽视。可以想象,在一些新开的 DEX 中,初期会通过手续费优惠等策略来吸引流动性提供者。尽管无常损失依然存在,但如果对手续费收入的比重进行合理预期,流动性提供者或许还是会选择将资产提供到流动性池中。
币价稳定时的无常损失情况
在交易对的币价比较稳定时,情况有所不同。若时间足够长,从理论上讲很可能会回到原始比例。像某些以稳定币为一方的交易对,当法定货币对稳定币的汇率保持相对稳定时,长期来看,其在流动性池内外的资产价值比例或许不会有很大变化。此时,倘若流动性提供者选择取出资产,就不会出现明显的无常损失。在现实世界中,在类似以法币稳定汇率挂钩的加密货币组成的交易对里,流动性提供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观测到资产价值大致是相对稳定的。
但要注意,这种情况并非绝对。市场环境复杂且多变,外部存在不确定因素,像政策风险、全球性经济事件等,这些因素可能对任何一种看似稳定的交易对产生影响,能让所谓的稳定情况被打破,进而有可能影响到无常损失是否存在以及大小。
无常损失对流动性提供者的长期影响
从长期来看,对于流动性提供者而言,若不考虑手续费等其他收入,仅从无常损失的角度去考虑,随着时间不断推移,资产很有可能无法正常增长,最多也就只能保持不变。在那些较为活跃但风险较大的加密货币交易环境中,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显著。比如某个在熊市中仍很活跃的中小规模的 DEX,大多数流动性提供者在此中发现,随着时间的延续,自己手中的资产总量并未如预期那样实现增值,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无常损失所带来的影响。对于那些长期将大量资产投入到流动性池的提供者来说,这种影响可能意味着在市场周期内财富增长处于停滞状态,或者是出现了隐性的缩水。
当你进行加密货币交易并考虑成为流动性提供者时,你有仔细研究过无常损失这个潜在风险吗?希望你能在评论区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且欢迎你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